佛像即佛之形像,是造像數(shù)量多的一類,廣義包括佛、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像,其像雖有雕塑像、畫像兩種,然僅雕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圖像。佛像雕刻開始盛行是在大乘佛教興起時,故諸大乘經(jīng)典中有許多關于造像因緣及其功德的記載。據(jù)傳釋迦牟尼和觀士音菩薩頗愛蓮花,用蓮花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蓮花為寶座,稱之為蓮花座。佛經(jīng)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shù)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shù)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于污泥,綻開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
站姿彌勒佛
這款石雕彌勒佛像以立地站姿的形象呈現(xiàn),佛像身材高大,氣勢磅礴,仿佛能夠撐起整個世界。佛像身穿袈裟,衣紋流暢,展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整個作品以青石為材料,經(jīng)過藝術家們的巧妙設計和技藝,呈現(xiàn)出雄偉而莊嚴的藝術風格。這款彌勒佛像適合放置于大型公共場所,如廣場、公園等,成為城市文化景觀的一部分。
騎象彌勒佛
這款石雕彌勒佛像也屬于坐姿,但是較特殊的是,他騎在白象身上;這只白象不僅是彌勒佛的座騎,更是具有深刻象征意義的形象。白象象征著智慧、慈悲和力量,其形象在佛教傳統(tǒng)中承載著重要的內(nèi)涵和意義。石雕彌勒佛騎白象的形象,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智慧與慈悲的象征,也激勵著人們積極向上,追求智慧和慈悲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