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雙鏈季銨鹽低溫消毒液 說明書
【有效成分及含量】本品是以雙鏈季銨鹽為主要有效成分的低溫消毒液,有效含量(以苯扎氯銨計)為0.4%±0.04%(w/v)。
【劑型】液體
【殺滅微生物類別】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醫(yī)院感染常見細菌。
【適用范圍】-40℃低溫消毒液適用于-40℃及以上低溫環(huán)境和物品外包裝表面消毒和硬質物體表面的消毒、場地空間消毒。低溫,不易結冰,安全可靠,殺菌功能好,覆蓋范圍廣。
【使用方法】硬質物體表面消毒,用原液擦拭或噴灑作用30分鐘,再用清潔布、拖把、百潔布將表面擦干即可。對于重垢表面建議事先清洗,再用本品進行消毒。
【注意事項】
1、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置于兒童不易觸及處。
2、請遠離煙火,密閉遮光保存。
3、避免接觸有機物和抗物,不能與肥皂或其它陰離子洗滌劑同用。
4、本品對不銹鋼和銅、鋁基本無腐蝕,對碳鋼有輕微腐蝕。
5、一旦濺入眼睛應立即沖洗,操作時應穿防護服,戴眼罩、口罩和橡膠手套。
6、避光、密閉、干燥保存,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揮發(fā)、易腐蝕的物品同處貯存。
7、不可使用帶火迷霧炮機噴灑作業(yè)。
8、產品運輸時避免日曬、雨淋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或影響產品質量的物品混裝運輸。
【包裝規(guī)格】5kg/桶,10kg/桶,25kg/桶,1000kg/桶,1300kg/桶或依客戶需求確定。
【有效期】25℃以下儲存,有效期為24個月。
【生產企業(yè)衛(wèi)生許可證號】(豫)衛(wèi)消證字(2023)第0104號
1、主要成分:本品是以雙鏈季銨鹽為主要有效成分
2、符合《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年版)、WS628-2018《消毒產品衛(wèi)生安全評價技術要求》、GB27952-2020《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通用要求》
3、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醫(yī)院感染常見細菌。
4、-40℃低溫消毒劑適用于-40℃及以上低溫環(huán)境和物品外包裝表面消毒和硬質物體表面的消毒、場地空間消毒。低溫,不易結冰,安全可靠,殺菌功能好,覆蓋范圍廣。
雙鏈季銨鹽和雙長鏈季銨鹽類化合物是近年來在消毒領域研究比較多的新型表面活性劑,雙鏈季銨鹽具有兩條碳鏈,可產生遠超過一般消毒劑分子的吸引力和滲透力,能透入有機物內殺滅病原,在低濃度下具有的滅毒殺菌能力??焖?、持久、殺滅各類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它們相對于單鏈季銨鹽,具有更好的成膠束性和更強的降低表面張力的能力,能增加它們的水溶性,表現(xiàn)出非常好的穩(wěn)定性。比單劑增強了殺菌活性,延長了使用周期,在相同濃度下遠遠超過單一殺菌劑的效力,而且化學性質穩(wěn)定,無腐蝕性,受有機物和水的硬度影響非常小。雙長鏈季銨鹽抗菌活性幾乎不受溫度和pH值的影響,在pH5--8.5范圍內有強的殺菌活性。在使用濃度范圍內,不僅顯示出很強的殺菌活性,而且對人體細胞性。帶正電荷的季銨離子,能破壞病毒體內的結構,從而發(fā)揮其殺滅病毒的功效。季銨鹽類消毒劑作用于病毒的包膜并將其破壞,導致病毒滅活。
該類表面活性劑是一類具有性能的特殊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大特點是能和幾乎所有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相混溶而不產生沉淀,同時保留了原有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性能,且具有強烈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可顯著降低體系表面張力,提高去污、洗滌能力,同時具有比一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更高的殺菌能力,是目前世界上開發(fā)勢頭強勁的表面活性劑系列 。
季銨鹽性質及用途
1、季銨鹽性質
季銨鹽又稱四級銨鹽,英文名Quaternary Ammonium Salt,為銨離子中的四個氫原子都被烴基取代而合成的化合物,所以理論上季銨鹽可以有無窮多種化學分子結構。季銨鹽與無機鹽性質相似,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導電。季銨鹽分子水解后,陰離子基團變成氫氧根時,通常就稱為季銨堿。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的膽堿、甜菜堿就是天然的季銨堿。季銨鹽的毒性和刺激性一般都比胺類低,胺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季銨鹽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燃不爆,無揮發(fā)性。
2、季銨鹽用途
季銨鹽根據其化學結構的不同,可做不同的用途,如:
柔軟劑和抗靜電劑:主要用于紡織印染行業(yè),此類柔軟劑且有的柔軟、抗靜電、抗黃變性能。用量少,效果好,配制方便,配伍性好,具有的性價比。
絮凝劑、破乳劑:廣泛用于水處理行業(yè),作為一種無機絮凝劑的增效劑。
鉆井液、壓裂液、減阻劑、增稠劑: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業(yè)。
殺菌劑:應用于農業(yè)、公共場所、循環(huán)水、水產養(yǎng)殖、醫(yī)療、畜禽舍、海洋赤潮、藍綠藻防治等殺菌消毒領域。
各種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抵抗力
微生物對消毒因子的敏感性,從低到高的排列順序為:
(1)親脂病毒(有脂質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2)細菌繁殖體。
(3)真菌。
(4)親水病毒(沒有脂質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5)分枝桿菌,例如結核分枝桿菌、龜分枝桿菌等。
(6)細菌芽孢,例如炭疽桿菌芽孢、枯草桿菌芽孢等。
(7)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