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瑰寶,書畫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們在欣賞中可得到審美享受、哲思啟迪、心靈凈化。
所謂“鑒賞”,就是指,在欣賞一幅書畫藝術的同時,要為作品的真?zhèn)渭捌渌囆g價值作出合理的正確判斷。但要做到這一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國書畫歷史久遠,流傳情況十分復雜,再加上歷代書畫作偽盛行,還有出自書畫家本身的種種原因,如假畫真題、弟子代筆等等的“非真”情況,書畫作品中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情況非常復雜。有些作品,雖然已經(jīng)名家鑒定,但有些名鑒賞家出于人情、面子的關系,“指鹿為馬”的鑒定錯誤時有發(fā)生。因此、鑒定要比欣賞更要困難。如果不提高欣賞能力,不能正確掌握欣賞技巧,要想鑒定一幅書畫的真?zhèn)?,是不可能的。所以欣賞是鑒定的關鍵之一。欣賞要從表面再到內(nèi)里實質(zhì)看起,由淺入深地欣賞書畫藝術,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已的書畫鑒定能力,就要打好“欣賞”基礎。
正確掌握各種表現(xiàn)技法的基本特征。熟悉了解書畫藝術的發(fā)展歷史,一是為了理清書畫藝術的演變脈絡,二是為了掌握書畫藝術的各種表現(xiàn)技法的基本特征打下扎實基礎。鑒賞書畫,終是要識別其藝術特色和藝術價值為主要目的的。書畫藝術有哪些表現(xiàn)技法,這些技法的基本特征又是什么?如作者的筆墨主要特點、技巧,用筆的質(zhì)量,筆墨的力度、速度,設色習慣、特色等等。在書畫鑒賞時要非常清楚的。
擴大知識面,在鑒賞中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擴大知識面,書畫方面知識,除以上所講外,還要了解書畫裝裱知識,書畫用的工具、紙絹、顏料、印泥等的不同材料習性和季節(jié)氣候所形成的變化。如了解裝裱知識,可以掌握假書畫套裱的方法,了解紙絹,可以分清不同時期的紙絹特點。了解顏料,可分清不同書畫家的用色習慣。越了解清楚,對鑒賞越有幫助。不僅要學習掌握書畫方面的知識,而是還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古代文學、歷史、社會風俗、生活習慣、甚至道德思想、精神面貌等等,都有必要了解。鑒賞書畫,從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來講,是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享受,若要把它作為一門學問來看,卻是十分艱難而復雜的。只有靠“勤奮”學習各方面知識,用心“敢悟”藝術實質(zhì),來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郭沫若作品
在書法方面,郭沫若以“回鋒轉(zhuǎn)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zhí)筆8字要訣,他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zhuǎn)變通,韻味無窮。
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中國近代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沈尹默作品
沈尹默,其書法用筆揮灑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筆墨跌宕起伏,濃淡相間,有歐陽詢之神韻,帶趙孟頫之骨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