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別名 |
尼龍漁網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蝦板網,漁民冬季作業(yè)的主要網具。網分兩層,上層為機織網片,網扣很密,類似篩底,長8—10米;下層為稻草繩結就,網目200x200毫米,兩層連結成截斗圓錐形,尾部置網囊如掛網。60年代以前,榮成沿海盛產毛白蝦,即曬蝦皮的原料,此網專為捕毛白蝦而設,作業(yè)方式與掛網、壇子網相同。
下網多在傍晚,橫流下網。一人在前艙投底綱,一人在后艙投浮綱及網衣,一人在中艙整理芒子,每7~8片網置芒子1支。每只船帶網60~80片。網下完后,在叉綱下端系結墜石,叉綱中間連接帶網綱,帶網綱一端拴在船頭的扣環(huán)上,船隨流飄移。
兩船間隔為250—300米,大不得超過600米,小不得少于100米。曳網兩小時后,頭船升旗示意起網。跟船將曳綱拋給頭船,用紊車絞動起網,至網底時由吊桿將網吊起。產量少,一次吊包放魚;產量多時,分幾次吊包,俗稱“卡包”。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