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青海白蠟樹苗木,廣東25公分白蠟樹基地,遼寧20公分白蠟樹基地,西藏20公分白蠟樹基地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白蠟樹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開溝條播,每667平方米用種量3-4千克,深度為4厘米,深度均勻,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為使土種密接,覆土后鎮(zhèn)壓。春季3月下旬至 月上旬進行,扦插前細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
白蠟樹從生長迅速、無病蟲害的健壯幼齡母樹上選取1年生萌芽枝條,一般枝條粗度為1厘米以上,長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為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條分散開,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扎實,少露頭,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
白蠟樹種植完后,要按要求及時澆好前3水,尤其第1水要澆透澆實,4-5天后再補澆第2水,以后根據(jù)情況澆第3水。栽植當年要盡量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樹苗盡快恢復長勢。秋末要澆透防凍水,第2年早春要澆好返青水,4-5月份正值春旱期,加之中國北方地區(qū)春季風大少雨且持續(xù)時間長,應澆1-2次水。
初冬修剪時,在主干上選擇3-5個分布均勻、長勢旺盛的枝條做主枝,將其余分枝點以下的所有側(cè)枝全部疏除,注意剪口要平,并對所留主枝保留40-50厘米長度進行短截。翌年,每個主枝上可保留2-3個側(cè)枝,將其余側(cè)枝全部疏除,所留側(cè)枝長勢一定要強壯。這樣既樹冠豐滿,又通風透光,減少干枯枝的出現(xiàn)及病蟲害的發(fā)生。
煤污病主要是由白蠟蚜蟲、介殼蟲、粉虱等害蟲引起,除為害葉片外,對白蠟枝條亦有危害,阻塞葉片氣孔妨礙正常的光合作用,除引起白蠟早期落葉外,是影響苗木的年生長量。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葉、病斑上越冬。因為蚜蟲和介殼蟲排泄的黏液會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營養(yǎng),所以一般在這兩種害蟲發(fā)生后,煤污病就會大量發(fā)生。春、秋季是煤污病的盛發(fā)期。
白蠟樹其枝葉繁茂,根系發(fā)達,植株萌發(fā)力強,速生耐濕,性耐瘠薄干旱,在輕度鹽堿地也能生長,是防風固沙和護堤護路的優(yōu)良樹種。其干形通直,樹形美觀,抗煙塵、二氧化硫和氯氣,是工廠、城鎮(zhèn)綠化美化的好樹種。 白蠟樹的木材堅韌,供編制各種用具,也可用來制作家具、農(nóng)具、車輛、膠合板等;枝條可編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