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地徑1公分香樟樹,香樟樹廠家批發(fā),樟木,樟樹市香樟樹,4公分香樟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長習性
適應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qū)域海拔可達1000米。主要生長于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溝谷中,也常有栽培。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發(fā)達,深根性,抗倒能力強。
苗木培育
圃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忌選水地和堿性土。分別于冬初、播種前進行第1、2次耕耙,并底施腐熟廄肥22.5~30.0t/hm2或碳銨750kg/hm2、磷肥750kg/hm2、菜餅2250kg/hm2,然后筑成高床,床高、寬分別為35~50cm、1.2m。
種子采集
待11月中旬漿果呈紫黑色時,選40年左右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樹采種。漿果采回后,放在水中浸泡2~3d,待果皮與種子分離時進行搓洗,將干凈的種子拌草木灰脫脂12~24h,洗凈陰干。種子千粒重120~130g,發(fā)芽率80%~90%。
栽植時間
春季栽植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為宜,秋季栽植以9月為宜,其次為梅雨季節(jié),可作為補填良機。
栽植規(guī)格及注意事項
香樟成片新造林時栽植株行距為1.5m×1.5m或2.0m×1.5m,栽植坑穴規(guī)格以達到30cm×30cm×40cm為宜,穴底施肥。栽植時填表土(埋土至苗木根頸處),填完后扶著樹干向上提一下,壓實,有利于樹根舒展。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聯(lián),回土不緊、不實會形成吊空。
我國香樟樹主要分布區(qū)域:臺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云南、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區(qū)。 香樟是樟科常綠大喬木,別名樟樹、木樟、烏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葉樟。原產中國南部各省,臺灣、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樟樹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金華市、江蘇省無錫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饒市、景德鎮(zhèn)市、樟樹市、安徽省馬鞍山、安慶市、湖南省長沙市、衡陽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德陽市、綿陽市、自貢市、貴州省貴陽市的市樹。
香樟屬于常綠大喬木,直徑可達3米,高可達30米。適應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qū)域海拔可達1000米。香樟樹多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于生長在砂壤土 ,較耐水濕,但當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