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楓楊苗,水麻柳,蜈蚣柳,枰柳,麻柳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雄性葇荑花序長約6-10厘米,單生于去年生枝條上葉痕腋內(nèi),花序軸常有稀疏的星芒狀毛。雄花常具1(稀2或3)枚發(fā)育的花被片,雄蕊5-12枚。雌性葇荑花序頂生,長約10-15厘米,花序軸密被星芒狀毛及單毛,下端不生花的部分長達3厘米,具2枚長達5毫米的不孕性苞片。雌花幾乎無梗,苞片及小苞片基部常有細小的星芒狀毛,并密被腺體。果序長20-45厘米,果序軸常被有宿存的毛。果實長橢圓形,長約6-7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星芒狀毛;果翅狹,條形或闊條形,長12-20毫米,寬3-6毫米,具近于平行的脈。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長環(huán)境
楓楊生長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沿溪澗河灘、陰濕山坡地的林中。喜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以溫度不太低,雨量比較多的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較為適宜。喜光樹種,不耐庇蔭。耐濕性強,但不耐長期積水和水位太高之地。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種子采集和貯藏:利用種子繁殖,選擇10-20年生,干形通直,發(fā)育良好,無病蟲害的母樹上采種。果實成熟后將果穗采下或等散落地面后掃集。種子采回后可當年播種,也可去翅曬干后袋藏或拌沙貯藏,至來年春季播種。
播種:以秋播為好,也可春播。春播時(2-3月)先用60-80℃溫水浸種,冷卻后換清水浸種1-2天,然后按20-25厘米行距條播,每畝播種量8-10千克。發(fā)芽后當幼苗高達10-15厘米進行間苗,并做好除草松土、排灌、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每畝產(chǎn)苗量0.8-1.5萬株,當苗高1.5-2米、地徑1-2厘米時,可出圃栽植。
觀賞價值
楓楊廣泛栽植作園庭樹或行道樹。楓楊樹干高大,樹體通直粗壯,樹冠豐滿開展,枝葉茂盛,綠蔭濃密,葉色鮮亮艷麗,形態(tài)優(yōu)美典雅。其春季長葉,冬季落葉,4、5月開花、結(jié)果,其掛果期為5-11月,長達半年之久,果實顏色隨生長期及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淺綠、嫩綠直至發(fā)黃、發(fā)黑。楊鴻勛編著《江南園林志》一書的封面為蘇州留園中帶有楓楊一景的畫面,并評述:“20世紀30年代蘇州留園猶見扁舟,斜探湖面的古楓楊與曲溪樓形成的統(tǒng)一構(gòu)圖”,可見作者對楓楊的觀賞與美學(xué)價值也是較為稱贊。
生態(tài)價值
楓楊枝繁葉茂,冠幅寬廣,落葉時,能在地面上形成厚實松軟的枯枝落葉層,可涵養(yǎng)水源,其根系發(fā)達,極耐水濕,適生力強,故可廣泛而成片地種植在低洼濕地、溝谷、溪澗及河湖兩岸,是江、河、湖畔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也是護岸防浪的樹種。
楓楊像楓像柳又似楊。楓楊,為胡桃科楓楊屬植物,是一種十分的落葉喬木,它在我國的散布也十分廣,黃河流域以南很是常見,楓楊喜歡生于近水的環(huán)境,所以在溪水河邊常能見到它,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加上枝葉密集,樹冠寬廣,很天然地就成了人們喜歡的遮蔭樹種,因而庭院中,路途兩旁都能見到。詳情
九江順心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6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