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億元俱樂部清乾隆琺瑯彩
服務(wù)項(xiàng)目 |
鑒定,拍賣會,乾隆瓷器,古董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2017年的香港秋拍,「樂從堂主」曹興誠無疑是受關(guān)注的風(fēng)云人物。他憑著「北宋汝窯」和「嘉靖五彩魚罐」等20件瓷器的成交,單單一季就斬獲HK$5.34億之多,令人咋舌。今年10月,這位收藏大家再度出擊,其珍藏多年的「清乾隆 料胎黃地畫琺瑯鳳舞牡丹包袱瓶」將于香港蘇富比上拍,行方預(yù)期逾HK$2億成交。
御制料胎畫琺瑯包袱瓶,成于乾隆初年,堪稱私人收藏清代宮廷藝術(shù)品中至寶至珍。料胎畫琺瑯器,制作繁復(fù),依仗清宮御作坊中能士巧手,方得如此雅致成品。此瓶尺寸大方,屬料胎琺瑯器中碩者,且造型特,妙仿明黃包袱,頸系粉帶,丹鳳為飾,牡丹上曼舞翔飛,祥云縈繞,雍容華貴,觀此紋飾,應(yīng)為皇后之品。牡丹盛綻,一蕾含蓄,妙寫乾隆四字年款,更添玩趣。
(本文由福羲國際拍賣行駐深圳辦事處征集部主任彭總 *(pjd880 微)撰寫)
雍正、乾隆時(shí)期,包袱裝飾是宮廷御用器的流行題材,有指「包袱」取諧音「包?!沟募樵⒁狻?jù)檔案記載,乾隆帝特別喜歡的各類器皿,都會要求造辦處配做錦袱包裹,或用楠木匣盛裝,并把器物名稱、年號刻在匣蓋上,以示珍藏。學(xué)者認(rèn)為,包袱紋飾的流行應(yīng)與此有關(guān)。電話飛鳳牡丹紋飾則早見于宋代定州、耀州陶瓷,歷元、明、清三代不衰。
查看全部介紹